Page 843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843

第十四章 典型选介



               近的扶贫车间打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闲暇时她经常主动打扫搬迁点的环境卫生,帮
               助其他留守老人和儿童,拉家常之余号召大家感恩知恩报恩同致富奔小康。“等不是办

               法,干才有出路!”这句话在张甫国一家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米荣文户

                   米荣文,男,汉族,1985年生,家住旧屋基彝族乡木星村。家庭人口5人(户主米
               荣文、妻子梁仙、儿子米泓霖、长女米跃影、次女米跃娟)。2002年,梁仙与米荣胜

               结婚,生下两个孩子。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米荣胜不幸患病去世。失去顶梁
               柱的梁仙,独自带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年幼孩子,艰辛地生活。2006年,梁仙与米荣文
               重新组建了新家庭。小女儿出生后,这个家庭从3口人的单亲家庭发展到5口之家,劳

               动力却依然只有2人。孩子要上学,各自的父母也需要时常照顾,生活的重担压得夫妻
               二人喘不过气来。但梁仙依旧乐观向上,经常鼓励丈夫,“只要勤劳肯干,日子总会

               好起来的”。
                   2014年在贫困户甄别中,米荣文一家因为缺劳动力和技术,被确认为建档立卡贫困

               户,获得各种政策帮扶,使得孩子们的教育和老人们的医疗有了保障。2016年,夫妻俩
               争取到建房补助4万元,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全家搬进了新房。有了安全、稳固、温

               馨的住房,孩子们也逐渐长大,一家人的生活日渐改善。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夫妻二人为了改善生活,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扩大生产。自2016
               年,梁仙先后参加了中华蜜蜂、土鸡养殖技术培训和电商培训等,并申请了扶贫小额贷

               款5万元,依托自家的荒山建起养殖场,发展生猪和肉鸡养殖。夫妻俩不怕苦不怕累,
               在养殖的同时种植玉米,每年收成约6吨,并将玉米用作饲养材料,降低养殖成本。四

               年间,通过发展生猪养殖,共计出栏4批167头生猪,产值达46万元。为了增加收入,梁
               仙不断加强学习,摸索着利用手机抖音平台、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对自己养殖的农副产

               品进行包装、宣传和销售。
                   在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下,米荣文户于2017年光荣脱贫。从贫困户到养殖示范户,

               他们用勤奋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用乐观的精神托起了整个家庭。


                                                         林万昌户

                   林万昌,男,汉族,1973年生,家住钟山乡大地坪村委会补衣村民小组。家有4口
               人(户主林万昌、妻子刘克香、长子梁关柱、次子林自宁)。林万昌在10岁的时候,因

               为一场意外导致双目失明,左手三个手指缺失。这使他永远地离开了学校,年幼的身心
               被残疾笼罩,看不到生活的希望。2005年,林万昌与丧夫后带着儿子梁关柱生活的刘克

               香组合成新家庭,并在2006年生下林自宁。刘克香也是残疾人,患有癫痫,曾在一次发
               病时滚入火塘烧残了一只手。两个残疾人,一个组合家庭,住在残破的老房子里过着贫




                                                                                                           71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847   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