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297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全市涉水乡(镇)51个,码头13个,渡口15个,停靠点30个,航道16条
(其中库区航道9条,天然河道4条,山区急流航道3条),通航里程323.3千米。全市拥
有6家航运公司,各类船舶1379艘。其中,运输船舶195艘,共4785座客位;农自用船
888艘;渔船296艘。全年完成鲁布革库区2个码头和300米航道护岸工程建设,投资500
万元;投入800万元对23道渡口(停靠点)实施安全整治;投入400万元对天生桥库区乃
格综合码头、八大河码头道路延伸等附属设施进行完善。建立天生桥库区学生免费乘船
规范化制度,全年免费运送学生5.2万人次。
2019年,全市加快贫困地区内河航道建设,划拨专项资金到涉水乡(镇)对航道、
渡口、码头进行清淤。同时,全面开展水路旅客运输实名制工作。
至2020年,全市有持证航运公司5家,各类船舶1288艘。其中,运输船舶198艘,共
4865座客位;农自用及其他船舶888艘;渔船32艘。持有船检证书的各类船舶272艘,
船舶类型主要为客船和交通船,以及少数工程船和执法巡逻艇。曲靖市争取水路运输安
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补助资金1198万元,对辖区62艘客渡船的抗沉性进行改造提升,购
置更新救生衣、船舶安装监控设备等;对辖区16道渡口(码头)按标准进行硬化改造、
安装候船亭、完善渡口标示标牌、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等;全市重点库区增配海事执法巡
逻艇8艘。全面增加船舶安全性能,提升渡口(码头)服务设施,提升安全监督管控能
力,使库区老百姓出行更安全便捷。
第二节 农田水利设施
一 农田改造
(一)高标准农田项目
20世纪70年代末,为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曲靖地区持续多年开
展以改土、改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几年的持续推动,一批水利工程和标准农
田投入使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全区粮食生产上了新台阶。
从1979年开始,全区粮食产量连续5年增产增收,198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根
本上解决农村大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之后,原有农田水利设施常年失修,到1986年,
全区有效灌溉面积减少23%,加之自然灾害严重,粮食产量下降到13.5亿千克,比1984
年减少19%。1990年,地委、行署提出全区建成33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的目标,把着眼
点放在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上,做到治水与改土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
土地建设与农艺措施结合,真正形成干一件水利工程、带一片农田建设、兴一方科学种
田、富一方人民群众的良好局面。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