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5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45
第五章 产业就业扶贫
户25.48万人增收。2012—2017年,市级财政投入2.5亿元,围绕粮油、烤烟、畜牧、果
蔬、花卉、魔芋、蚕桑、中药材、水产、核桃十大特色种养优势产业,着力打造10个现
代农业产业园、扶持10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通过建基地、育主体、强体系、优配套,
推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和规模化。5年间,种植产业产值由186.21亿元增
长到300亿元,全市耕地亩均单产增加60%以上,对脱贫攻坚工作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18年9月,市产业扶贫领导小组下发《曲靖市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
2020年)》的通知,对全市特色产业扶贫工作进行部署,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完成8大
市级特色产业打造,壮大扶贫“新主体”,搭建扶贫“新平台”等7项任务,到2020年,
全市5个贫困县(市)建立起稳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
系。是年,全市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蚕桑、魔芋六大特色经作种植面积517.19万
亩,实现产量70.99亿千克。其中,富源县魔芋种植面积13.2万亩,占全市的60%、全省的
21.7%、全国的6%。全县魔芋种植万亩以上的乡镇8个,千亩以上的村(社)36个,总产
1.71亿千克,实现产值7.1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1.97%。当年,富源县农民人均收入
11878元,其中36147户农户种植魔芋,人均种植魔芋收入3891.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
的32.8%;48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魔芋12148亩,户均收入达15166元以上,魔芋产业
成为富源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罗平县依托小黄姜产业发展优势,引导有条件有意愿
的贫困户大力种植,从政策上助力贫困户早脱贫、快脱贫。在县、乡两级农业技术部门的
指导下,借助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沪滇对口帮扶项目、金融部门“姜农贷”小额信贷等资
金,鼓励生姜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订单合同,优先、高价收购贫困户生姜产品。是年,
罗平县5000余户贫困户通过种植生姜实现脱贫,仅小黄姜一项,每户贫困户增收5225元。
同年,全市投入种植业扶贫资金达4.85亿元,建设扶贫项目287个,建设带贫基地840个
73.21万亩,带动贫困户6.17万户32.04万人增收。
2019年,云南省聚焦茶叶、花卉、蔬菜、水果、中药材、坚果、咖啡、肉牛8大重
点产业,创建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宣威火腿及生猪、陆良蔬菜被纳入其中。“一
县一业”项目实施后,陆良县整合资金6.25亿元,规模种植蔬菜66万亩,产量16.65亿千
克,加快建设云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蔬菜出口创汇1859万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取
得长足发展,粮食、油料、蚕桑产量均稳居全省第一,个别产业在局部地区取得重点突
破。是年,全市投入种植业扶贫资金达8.21亿元,建设扶贫项目528个,建设带贫基地
1593个123.02万亩,带动17.40万户52.78万人增收。其中,会泽县种植春马铃薯67.1万
亩,总产鲜薯12.19亿千克,实现产值19.59亿元。会泽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
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实施“一户一分地”马铃薯良种繁育,通过品种更新,
提升品质,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全县马铃薯产业覆盖农户超过25万户75万
人,带动贫困户超过5万户15万人,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宣威市种植马铃薯90万亩,
产量11亿千克,实现产值10.47亿元,其中50亩以上规模连片基地198个3.5万亩;马铃薯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