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6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426
(1978—2020)
魔芋产业 2005—2008年,曲靖市在魔芋育种技术上探索完成“云芋一号”选育及
品比实验,经常规杂交技术培育出9个组合的魔芋杂交种。通过与省农科院生物所、云
南农业大学魔芋研究所等开展技术合作,引进组培脱毒魔芋种(苗),开展魔芋软腐防
治、生物多样性高产栽培等试验。2016年,全市种植魔芋31.05万亩,实现产量6.72亿千
克,产值10亿元,产值和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在富源县光华魔芋开发有限公司、曲靖
富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魔芋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下,全市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
销一条龙,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协会,协会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魔芋
加工企业实现产值24794万元,带动农户8.46万人,户均增收1.366万元,魔芋产业成为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万寿菊产业 2014年末,曲靖市依托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云南天然
植物色素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全市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之一。至2020年,“万寿菊产
业化开发”“万寿菊高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科技项目共获得各类科技扶持资金907
万元,研究出万寿菊杂交种培育、烘干工艺、青贮工艺、万寿菊叶黄素浸膏萃取、辣椒
红色素油萃取、虾青素油萃取、叶黄素纯化等25项科技创新核心技术,取得16项国家专
利。2004—2020年,全市万寿菊产业的发展累计带动农户10万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
户3847户15388人,产业从业人数20多万人,带动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企业年带动就
业1160人,万寿菊产业成为带动全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薏仁产业 师宗县是国内薏仁米传统种植产区之一,薏仁种植面积近10万亩,占云
南省总面积50%以上。2011年5月,云南普瑞生物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在师宗县成立,
该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傅廷栋院士工作站、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冯怡专
家工作站、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建立巩合德基层专家工作站、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
薏仁种质资源繁育站、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薏仁质量研究站,承建“云南小粒薏
仁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云南薏苡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30余个项
目。该公司拥有核心专利33项。师宗小粒黑壳薏仁(已命名为“师薏1号”)成为国家
地理标志保护品种,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机认证等称号,种植系统被列入中国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年获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佳中药材品牌”称号。通过推
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科研+技术”的模式,云南普瑞生物制药(集团)有限公
司支付农民群众土地租金500万元、劳务工资120万元,每年组织种植技术培训300余人
次,就业岗位60余个,订单收购促进农户户均增收3200元。
小黄姜产业 自1999年开始,罗平县政府在扶贫开发中将小黄姜作为带动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培育。2006年10月,罗平县政府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
云南省农科院罗平生姜研究所,建成全省最大的县级生姜组培室和气调冷库,专门进行脱
毒育种和姜瘟病防治研究,培育出的脱毒组培种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认定,单产高达3500千
克。创新生姜储存方式,推广“小包装生姜储藏装置”技术,为姜储存提供科学方法。罗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