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0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430

(1978—2020)



            村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区加快建设农村科普网
            络,建有公社农科站129个、人员383人,大队农科站1138个、人员4848人,生产队科技

            组1.16万个、人员4.21万人。全区拥有“三田”面积62.56万亩,其中试验田4.87万亩、
            种子田1.51万亩、样板田(示范田)56.18万亩。
                 1984年,罗平县罗雄镇羊者窝成立水稻高产研究会,全区农村农民科技研究会开始

            起步。至1986年,全区共有10个农研会。1987年6月,地区科协要求年内每个区建3~5
            个农研会,每个县建30~70个。1991年,全区农研会1205个,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

            1992—1998年,通过清理整顿,农研会减少至864个。
                 2004年12月,曲靖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成立。至2005年,全市有农技协
            会769个,会员28560人。2012年,市科协与烟草部门联合推动成立96个烤烟生产科

            技服务协会。脱贫攻坚期间,全市进持续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助推如期实现脱贫,
            2017—2019年,全市共建成农技协70个,邀请专家到协会开展服务829人次,累计带

            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80人实现脱贫,逐步形成以县级科协为枢纽、乡镇科协为基
            础、农研会为依托、专业户和农民技术员为主体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科技扶贫取得

            实效。
                 (二)科普阵地建设

                 1992年,全区有科普示范基地15个。1996年,全区共有10个扶贫攻坚乡被列为科
            技扶贫示范乡,科技扶贫示范乡工作分两个批次启动。每个乡投入科技资金13万元,
            组织开发项目20余个,开展技术培训296期43049人次;10个科技扶贫示范乡粮食增产

            1044.1万千克,经济总收入增加2856.6万元,帮助6689户26577人实现增收。至2000年,
            全市9个科技扶贫示范乡(寻甸县甸沙乡划出)共建设不同层次高稳农田10.22万亩,投

            入科技扶贫资金865万元,累计建立和发展科技示范村62个、示范户5846户,举办技术
            培训1202期24.57万人次,粮食总产1.02亿千克,比1995年增加1833.5万千克,增长率为

            21.9%。经济总收入达5.58亿元,比1995年增加3亿元,增长率为116%。人均纯收入1060
            元,比1995年增长769元,增长率264%。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209094人减少到27504

            人,实现脱贫181590人。2001年3月,全市科技扶贫示范乡通过验收,9个科技扶贫示范
            乡发展成为农村科技示范典型。
                 2016年,全市有27个项目获批准,成为国家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2016—2018年

            度省级科普项目、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共获经费支持543万元。全市通过以奖代
            补的形式激励科普示范基地、示范农技协、示范带头人、科普示范区创建,表彰32个先

            进集体和13名优秀个人,奖补经费28万元,基层科普工作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改善,科
            普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农业知识普及
                 1978年,地区科委与有关部门配合,依靠四级农科网,向贫困地区农民群众重点普




           30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