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1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11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投资1179.7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84万元,地方投资531.71万元,落实专业检测人
               员50人,落实运行经费130万元,确保能够实现常规水质指标定期检测和日常监控水质
               指标的现场巡查检测。工作中,水务、卫生计生(疾控)部门在年度监测计划、监测点

               选取、水样采集、结果反馈、数据上报等环节加强配合,适时提供水质检(监)测结果
               分析报告,及时掌握监测工作动态。

                   2016年,在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开始按照“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梯次推
               进、稳步提升”的总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着力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水质

               合格率达67.10%。
                   2017年,全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完成数1027件水样,完成率101%,合格数725

               件,合格率70.59%。
                   2018年,全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完成数1110件水样,完成率100%,合格数734
               件,合格率66.13%。

                   2019年,全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完成数1110件水样,完成率100%,合格数806
               件,合格率72.61%。

                   2020年,全市枯水期卫生监测完成数555件水样,完成率100%,合格数382件,合格
               率68.83%。








                                               第四节 电网设施





                   一 输变电设施

                   20世纪70年代末,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城乡用电,满足广大群众用电需
               求,全区开始实施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

                   1978年,滇东电业局接管原昆明供电局运行中的110千伏大松树变电站,35千伏
               坝上变电站,110千伏宣大线、大盘线、大富线、宣者线,35千伏宣坝Ⅰ、Ⅱ回线,

               六五一四Ⅰ、Ⅱ回线后,滇东电网输电线路为295.59千米,供电范围虽然得到扩大,但
               电网结构仍为串珠式电网,供电可靠性极低,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细,电网结构薄弱,
               严重限制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照明用电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10月,全区先后

               开工新建110千伏曲靖变电站、宣威变电站;扩建三岔变电站(增加1台9万千伏安的主
               变)、大松树变电站、维尼纶变电站、沾化变电站、寻甸变电站、马龙变电站;对冲沟

               变电站和坝上变电站进行增容工程;新建曲靖至维尼纶厂40千米110千伏输电线路;改
               造曲马寻110千伏线、大鲁线110千伏线、宣羊线110千伏线、大小线110千伏线、羊盘线




                                                                                                           18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