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2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12
(1978—2020)
110千伏线。
1987年7月,贵昆电气化铁路配套线路工程宣宣线路建成,电压等级110千伏,起点
宣威电厂,终点宣威110千伏变电站,双回线合计12.97千米,总投资94.62万元。年底,
宣威变电站建成,一期工程容量3.15千伏安,主要电源来自宣威电厂。
1988年,陆良大叠水2.4万千瓦水电站建成,全区地方电网有了第一座110千伏变电
站和第一条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
1989年,电气化铁路配套项目曲靖变电站建成,容量3.15万千伏安,总投资982.8
万元。至年底,全区建成6~220千伏输电线路564条,总长1.23万千米,其中110~220千
伏线路36条1297.25千米,35千伏线路79条1214.73千米,6~10千伏线路449条9775.29千
米;建成变电站73座,主变压器135台,主变容量76万千伏安,逐步形成国家电网和地
方电网二级供电的电网格局。
1991年,地区行署决定兴建南部电网——腊庄送变电工程(87625米110千伏送电线
路及6.3万千伏安代河变电站)。鲁布革电厂最后一台15万千瓦发电机组竣工投产,鲁布
革至曲靖的220千伏输电线路和马龙变电站更新改造完成。滇东电网全年供电量约20亿
千瓦时,供电量占全省的17%,全区供电能力大幅提高,供电条件进一步改善。
1992年,罗平腊庄电站竣工发电,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代河变电站建成投产并进
行从罗平腊庄电厂至曲靖代河变电站送电72小时的试运行工作。
1993年,新架设35千伏至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70.5千米,10千伏线路439.98千米;
新增35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容量3.3万千伏安(包括增容改造);配电变压器676台7.1
万千伏安。220千伏鲁天线正式向广东供电,“云电东送”时代正式开启。
1994年,滇东电业局进行曲靖城南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建设,对富源变电站进行二期
增容扩建工程,对三岔变电站进行增容工程。全区最后一个无电乡(镇)——会泽县鲁
纳乡通电。至此,全区139个乡(镇)通电率达100%。
1995年7月,滇东电业局通过增容扩建工程,35~220千伏变电容量增至68.35万千伏
安,输电线路总长1386.94千米。
至1995年底,曲靖电网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三岔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9座
(小冲沟、花箐哨、富源、大松树、王家庄、刘家冲、宣威、城南、岗上变电站),
220千伏、110千伏主变总容量为650.5兆伏安。主要电源点有宣威电厂、大寨电厂、鲁布
革电站、腊庄电站,总装机容量920兆瓦,电源点基本是集发、配电于一体,电网结构
薄弱,运行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差。
1996年,滇东电业局完成220千伏三岔变电站、110千伏曲靖变电站主变更新改造及
110千伏曲靖变电站增容工程,完成全长29千米35千伏曲花线建设工程,缓解滇东电网
供电紧张状况。
1997年8月,历时两年多的南昆铁路配套电力工程建设结束。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