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6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16
(1978—2020)
二 农村电网建设
(一)农村电气化
1978年以后,全区电力工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电力供应主要集中在城镇,农村电
力资源紧张,发展缓慢,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尚未通生活照明用电的村寨仍大量存在。
地委、行署把满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作为电力扶贫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着力打造稳定电力保障网。
1983年12月,据《国务院批转水电部关于积极发展小水电建设中国式农村电气化试
点县的报告的通知》,要求加快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步伐并明确100个试点县名单。
陆良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至1989年,陆良县农村水电初级
电气化建设建成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110千伏输电线路47千米,35
千伏输电线路128千米,10千伏输电线路1200千米。全县所有乡(镇)、办事处(村公
所)和98.5%的自然村以及99%的农户已通电。翌年6月,陆良县通过省级农村水电初级
电气化建设试点县达标验收。
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罗平县、师宗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
点县。至1993年底,罗平县农村共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487.8千米,400伏低压线路328.8
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333台,总装载容量9438千伏安,全县通电率达96%。另外还安装
碾米机320台、磨面机320台、电视差转台96台,基本结束大部分山区农村点灯靠松明、
煤油,吃粮靠人舂拉磨,看电视要走几十里路的历史,使全县农村电气化建设跃上一个
新水平。翌年7月,罗平县顺利通过农村电气化县验收,成为全省第二批农村水电初级
电气化县的第一个达标县。
1995年6月,省水利水电厅受省政府委托,在师宗县召开该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县达
标验收会,师宗县顺利通过验收。全县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共投资3182.16万元,建
成阿那黑二级电站(2×2000千瓦)1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线路39.3千米,
新增变电容量7000千伏安;改造10千伏“两线一地”制线路250千米;新架设10千伏线
路356.33千米、0.4千伏线路77.62千米,新安装变压器190台,16460千伏安,使全县户通
电率达95%。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富源县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至
2000年,富源县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建成得嘎、雨汪2座35千伏变电站,扩容改造城
关、富村、化肥厂3座35千伏变电站和黄泥河35千伏变电站的迁建,共新增变电容量22750
千伏安;新架设35千伏线路25.3千米、10千伏线路145千米,新增10千伏配电变压器484
台,容量21451千伏安。电气化建设期共投入建设资金3590.7万元。9月,富源县通过省级
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达标验收。富源县通过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以电网建设为重
点,在山区面积占95%的地区,通电率达到99.7%,为全省第三批电气化建设县之最。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