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4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64

(1978—2020)



            导,带动农业龙头企业集合资源、人才、资本等要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十强农产品加
            工龙头企业完成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93亿元,撬动6.53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

            化建设。十强龙头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同程度地对原有生产工艺设备进行更新
            改造,十强龙头企业装备水平在同行业中居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企业建立“风险
            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形成“公司加农户型、公司加基地连农户型、

            订单农业型”等多种模式,呈现共赢发展的局面;通过十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项目的
            扶持,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形成独具曲靖特色的肉牛、生猪、生物科技、茧丝绸和

            水产五大产业体系;加大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力度,加强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与文化
            功能的有机融合,拓展现代农业的多样性功能。全市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212个,
            农产品加工能力22亿千克,同比增12.80%;农产品加工产值101.60亿元,增16.80%。

                 从2012年开始,全市在沾益县、麒麟区、富源县、师宗县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补助项目。通过连续3年建设,至2015年,全市累计建成各类设施1263个,其中贮藏库

            1106个、热风烘房8个、普通烘房25个、简易冷藏库1个、组装式冷藏库123个(100吨组
            装式冷藏库74个、50吨组装式冷藏库7个、10吨组装式冷藏库2个),单批贮藏烘干能力

            达6800吨以上,有效缓解全市特色农业产业贮藏烘干及冷藏的迫切需求。对降低农产品
            产地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积极争取,富源县、师宗县新增列入全国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试点县,建设冷库27个,增加财政扶持资金278.40万元。
                 2015年,全市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产品
            质量和效益上做文章,围绕区域产业特点,扶持引导有规模实力的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

            求,积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引进精深加工设备,加快发展粮食、畜禽、水产、蔬菜、
            中药材等精深加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导扶持,发展特色产业链,鼓励一、

            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增加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全市实现集聚化
            发展,最终提高产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帮助地方优势品牌进行宣传推介,形成良性互

            动,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以质量为核心,努力铸造农业龙头企业的质量品牌。全市
            有农副食品加工企业54个,工业总产值5.2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51.25亿元,出口交货值

            5.90亿元。云南普瑞生物有限公司“薏美人”品牌获“2014年度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
            称号、云南万兴隆生物科技集团“醇自然”牌系列食用菜籽油,被评为“云南消费者信
            赖的最具质量保证食用油品牌”,在2013年和2015年连续两届中国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

            览会优质农产品评选中获金奖。全市还拓宽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导农
            业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实物市场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营销网络。会泽县禾农食品开发有限公

            司,借助“傣着呢”这一品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成功进入沃尔玛、家乐福、百盛、
            百佳、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2016年1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及生物资源加工业的
            实施意见》,对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作了明确要求,提出以发展优质高产、生




           23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