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7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67
第五章 产业就业扶贫
为宝,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该公司组织成立马铃薯种植合作社46个、家庭
农场76个,带动农户21380户,户均增收2560元。师宗工业园区普瑞生物制药(集团)
有限公司以师宗独特生物资源小粒黑壳薏仁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薏美人”系列健康食
品,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认可,2019年在全县种植薏仁面积达8万亩,拥有核心专利
26项,辐射带动全省从事薏仁种植、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00余家,年上缴税金800余万
元,带动五龙乡、高良乡10000户农户从事薏仁种植,户均增收0.36万元,有效帮助农户
脱贫致富。沾益鸿贵食品有限公司投资4287万余元,在沾益工业园区高原特色农产品加
工园建设年加工食用菌3500吨项目,以“公司+基地+原料订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
动食用菌种植面积200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36人,平均每户农户年收入增加2.5万余
元;滇益源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吸纳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脱贫攻坚和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表率作用,捐款资金50余万元。
2020年,全市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大力加强创新,全面补齐短板,
围绕生猪、肉牛、马铃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聚焦精深加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
品。根据《云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及农业产业化统计报表制度》和云南省对农产品加工产
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进行督查的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做好农产品加工业统计
台账建设工作的通知》,对统计主体范围和基础台账建立工作作相关要求,从源头上杜
绝随意扩大统计范围,从制度上确保台账有主体可看、有数据可寻,真正做到应统尽
统,准确反映全市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际,确保农产品加工业统计真实
准确。
第四节 乡村旅游业
一 乡村旅游分布
20世纪70—80年代,曲靖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大多以乡村旅游形式得以发展,最
具典型的罗平乡村旅游起步较早。1987年,鲁布革电站(位于罗平县)建设形成“鲁布
革冲击波”,成为世界认识罗平的窗口。1991年4月18日,曲靖地区旅游局成立,标志
着曲靖旅游业发展正式纳入政府管理系统。翌年5月4日,鲁布革三峡开船接待第一批游
客,随着景区开发及客流量增加,罗平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积极培育农家乐市场,采
取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农户自主经营的方式,形成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的
生动发展局面,罗平旅游业正式起步,乡村旅游也随之兴起。
1999年,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全市乡村旅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