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0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70

(1978—2020)



            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师宗县狗街村、大厂村、法岗村、黑尔村、古城社区、
            竹基社区成功申报国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同年,罗平以创建国家全域

            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动罗平由旅游大
            县向旅游强县跨越,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城市、康养、交通、互联网等深度
            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

            涌现,金鸡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腊者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腊者村在开发的同时加强对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力度,加强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

            修缮腊者村传统祭祀场所,对布依族生产生活用具收集、整理并集中展示,注重布依族
            传统节日活动(二月二、祭老人房、三月三、五月节、尝鲜节)的保护与开发,为腊者
            特色村休闲度假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善餐饮、食宿、民族工艺品展览、布依民俗

            文艺表演等旅游服务功能下,带动就业100余人。
                 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乡村旅游扶贫大行动方案》《“十三五”脱贫攻坚规

            则》等政策文件,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
            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在产业发展脱贫规

            划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麒麟
            区沿江大龙村、东山石头寨和克依黑村、三宝长坡村一改曾经的贫困村面貌,以崭新的

            姿态列入省市的乡村旅游示范村。麒麟区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
            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文
            化旅游对乡村振兴、贫困村的助推作用。全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新

            的指导意见》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走发展旅游业促乡村振
            兴、产业脱贫的道路,将贫困的村庄变成景点,将田园变成公园,依托麒麟独特区位气

            候、高原特色农业和厚重文化资源优势,将村庄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旅游景区景点,为脱
            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注入活力,形成“十里荷塘,百里果香,千亩花海,万亩蔬菜”的立

            体农旅文融合产业格局。麒麟区乡村旅游“让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敲门砖,让美丽
            生态成为游客接踵而至的吸引石”的发展理念变为现实。师宗县按照龙庆南盘江流域旅

            游开发规划,对南盘江流域师宗段旅游项目发展统一规划布局,在龙庆段发蒙村至江边
            村全长27千米的河道沿线,依托该段南盘江水域沿岸的自然生态、山水田园风光、民族
            风情和乡村休闲美食等自然、人文资源和民族文化,开发建设乡村旅游,优化沿线景观

            并完善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通过在沿河两岸设置码头、建设民族特色旅
            游村、培育特色产业、开发旅游重点项目等措施加快开发南盘江旅游区,将师宗南盘江

            流域打造成集游览、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马龙区着力打造
            全省知名的“乡村旅游体验县”,先后整合项目资金1.3亿元,推进咨卡、永发等13个

            “景村融合”片区建设,建成并命名咨卡、小密得、小桥河、长坡岭4个特色旅游村。
            依托前期高原特色农业和农业庄园建设,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先后建成红石庄园、龙腾




           24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