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2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502
(1978—2020)
树时代新风活动 同期,利用宣传栏、文化墙、显示屏、公交站牌及新媒体等宣传
载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随时可见、入心入脑,成为
群众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开展以楼栋为单元的光荣脱贫户、党员示范户、文明卫生
户、勤劳致富户等评选活动;开展最美家庭、好母亲、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等评选
活动,以良好家风带动社风民风;开展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创建工
作,弘扬关爱社会、睦邻友善、家庭和睦的中华传统美德,激发搬迁群众求富、求知、
求善、求美的信心,营造见贤思齐、向善向美的文明社区氛围。
建设集农家书屋、道德讲堂、技能培训、普法教育、广电文体、村史馆(室)等功
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整合宣传、科教等部门资源,开展送文化进社
区。结合搬迁群众的民族民俗、喜好等情况,在民族节庆日、国家重大假日,开展图书
阅读、文化表演、风采展示、全民健身(广场舞)等文体活动,丰富搬迁群众业余文化
生活。教育引导群众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促进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明意识转
变,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原则,引导搬迁群众尊良
俗、去低俗、除恶俗,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互相攀比、天价
彩礼等各种陈规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文明、节俭、诚信的良好风尚。
新时代文明实践 至2020年,全市各县(市、区)利用安置点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
地资源,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健身服务等“六个平台”,
全面推进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进行新旧对比展示时代变迁,组织动员群众把老
农具、老物件、老照片等摆放到“村史室”;突出乡情记忆展示特色风韵,在搬迁群众
之前居住的村庄选取特色主题元素,让其成为“乡愁室”;突出乡风文明展示乡贤文
化,集中展示乡贤名人、致富带头人、光荣脱贫户、见义勇为者、公益爱心人士、尊老
爱幼模范、优秀大学生等事迹,传承乡贤优秀文化基因,构建新乡贤文化,使其成为
“乡贤室”;突出历史传承展示传统技艺,通过展示传统生产技艺和现代生产技术,传
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成为“传习室”;突出规划引领展示美好前景,把易地
扶贫搬迁规划放进村史室,展示新城地域优势、发展方向、未来前景等,使其成为“规
划室”。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紧扣社区愿意开放、党员群众愿
意来的“两个愿意”目标,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明实践创建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搬出地
群众与搬入地群众联谊活动,每半年举办一次创业就业培训,每季度播放一次红色电
影,每月开展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开展光荣脱贫户、党员示范户、文明卫生
户、勤劳致富户等评选活动,让搬迁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奔有目标;开展最美家
庭、好母亲、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等评比活动,以良好家风带动社风民风。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