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6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796
(1978—2020)
“布依十三坊”;在棠梨凹苗族村投资2700余万元,建设观景台1座、停车场1个(面积
为3600平方米)、观景栈道500余米,改造民房39户、精品民宿客栈群4栋、乡村客栈
4栋;在那色峰海大补懂彝族村寨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彝族农家乐8栋。至2020年末,全
县形成棠梨凹苗寨、那色峰海彝寨、腊者布依寨的罗平民族风情黄金旅游精品线,实现
“一日游三景,一天逛三寨”的体验游。
旅游餐饮 同期,全县以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饮食为重点,持续开发富
有民族特色的花米饭、酸笋鱼、手撕牛干巴、羊汤锅等特色美食;以各乡(镇、街道)
民间手艺为基础,开发富乐酥肉、板桥卤肉、大水井的羊肉、阿岗的牛肉、鲁布革全锅
汤等民间菜品。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美食养生论坛、美食厨艺大赛等活动,持续提高
酒店、餐厅、农家的餐饮服务品质。至2020年末,全县累计投资1.73亿元,打造彝族、
布依族、苗族、花街等美食街区以及布依风情巷茶吧水吧休闲街区;收集整理并推出16
种传统美食、19种民族特色美食、50余种乡土原味,罗平菜系菜品持续丰富;戴氏三兄
弟等20余家特色餐厅健康发展,有效带动景区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四)发展红利
至2020年,5年间为实现“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明乡风”目标,全
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服务项目,乡村旅游对脱贫攻坚的辐射带动效
应初步显现,贫困农户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
直接带动 在金鸡峰丛、九龙瀑布、那色峰海、腊者布依风情小镇、棠梨凹等景
区,对周边有能力、懂经营、善管理的贫困户,通过落实政策性贷款、开展技能培训等
扶助措施,引导贫困户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直接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仅金
鸡村就开设各类旅社、客栈、农家乐91户,固定商铺127间,观光自行车经营协会经营
有观光自行车200余辆,畜力观光车经营协会经营有牛(马)观光服务车103辆,全村54
户贫困户中有35户贫困户直接经营和参与景区管理,全村就业率达到80%,群众经济收
入年均增长10%以上,村集体经济共计收入达28万元/年。
间接带动 全县扶贫、旅游、农业等部门紧紧抓住贫困群众务工和农副产品销售2
个关键因素,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农家乐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参与
乡村旅游发展。对贫困户家中有劳动力的,引导其在农家乐从事服务工作,增加工资性
收入;对部分从事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贫困户,通过签订供销协议由农家
乐收购,增加经营性收入。如大明街道大补朵村景区周边20余户农家乐和客栈、14户
临时摊位、1户养殖户,带动旅游从业人员200余人,综合收入近200万元。至2020年,
全县开设蜜蜂养殖、民族刺绣、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培训班62
期3035人、创业培训4期35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3期254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048
人、占贫困劳动力人口的67%。
股权带动 全县通过探索“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乡村旅游模式,引导贫困户通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