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7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77

第五章 产业就业扶贫



               扶贫车间带动4587名贫困
               劳动力实现年人均增收1万

               余元。各县(市、区)扶
               贫车间带贫情况:宣威市
               95个,其中贫困乡镇设立

               56个、易地扶贫搬迁点设
               立10个,吸纳贫困劳动力

               就业1817人,吸纳易地搬
               迁点劳动力就业332人;
               会泽县51个,其中贫困乡

               镇设立20个、易地扶贫搬
               迁点设立24个,吸纳贫困                      2018年起,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的扶贫工厂就地

               劳动力就业1043人,吸纳                 就近就业
               易地搬迁点劳动力就业629人;罗平县4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点设立3个,吸纳贫困劳

               动力就业55人,吸纳易地搬迁点劳动力就业28人;师宗县18个,其中贫困乡镇设立16
               个、易地扶贫搬迁点设立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31人,吸纳易地搬迁点劳动力就业

               11人;富源县43个,其中贫困乡镇设立12个、易地扶贫搬迁点设立13个,吸纳贫困劳动
               力就业981人,吸纳易地搬迁点劳动力就业463人;陆良县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62
               人;马龙区5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点设立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66人,吸纳易地搬

               迁点劳动力就业1人;麒麟区9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24人;沾益区11个,其中易地
               扶贫搬迁点设立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08人,吸纳易地搬迁点劳动力就业31人。同

               年,全市对所授牌的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回访,配
               合相关部门督促就业扶贫车间加强安全运行管理,规范扶贫车间用工行为,确保扶贫车

               间安全运营,并对所辖就业扶贫车间认定情况及吸纳就业情况进行实时统计,进一步增
               强扶贫车间的社会效益。








                                           第七节 扶贫龙头企业





                   一 企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
               转变,集体经营向分户经营转变,全区相继出现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以及乡镇企




                                                                                                           25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