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9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79
第五章 产业就业扶贫
2007年,全市各级财政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6890万元,税收减免2830万元,市级以
上重点龙头企业银行贷款6.7亿元。全市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0个,固定资产规模50万元
以上龙头企业160个,比上年增16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1个,增9个,占全省的八分
之一;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6个,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458个,资产总额43.66亿元,固定
资产总值20.8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7.12亿元、净利润2.73亿元、创汇4114万美元,辐
射基地面积227.6万亩、养殖动物3323万只(头、群)、带动农户251.7万户(含重复带
动)、促进农户增收11.9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形成以畜牧、杉木林、蔬菜、
烤烟、蚕桑、魔芋、花卉、中药材、水产和粮食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全市农产品
加工企业240个,加工农产品127.2万吨,加工产值38.2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30%左
右。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化经济组织覆盖全市各个优势特色产业,农工贸一体
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
2008年,全市固定资产规模5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67个,比2002年增130个,实现
销售收入48亿元,辐射种植基地227.55万亩,养殖3343万头(只),带动农户增收11.98
亿元。当年,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实现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零的突破。年底,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0个,约
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7个,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45.6亿元,固定资
产总值2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7.7亿元、净利润2.73亿元、创汇4531.8万美元,带动
农户251.7万户(含重复带动),促进农户增收11.98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由
2002年的50%提高至77%,农民增收的42%以上来源于产业化经营。
2009年,全市按照“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
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实施促进户均增收的
“1231”工程(农民人均有1亩年产500千克以上的高稳产农田地、农民人均有2亩特色
高效经济林果和特色经济作物、农民人均年出栏3头以上以肥猪为主的家畜、户均转移
输出劳动力1人以上)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127”工程(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
元、利税超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利税超500万元的龙头
企业20家,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利税超100万元的龙头企业70家)。通过“127”工
程,全市新增龙头企业22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89个,实现产
值40亿元、销售收入47.70亿元,分别增11.90亿元和11.80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54个。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8个,累计240个,加工生产能力160万吨,农产品加工转
化率45%。
2010年,全市继续实施“1231”工程和“127”工程。发展以20类产业为主体的现
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一县一区,一乡一园”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
经营,带动农民增收。是年,全市拥有固定资产规模5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66个,比
2002年增229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9个,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重点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