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8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78

(1978—2020)



            业,一些优势产品、优势作物、优势资源同市场得到良好配置和优化,产业规模、质
            量、效益逐步由低级向高级过渡。至90年代,全市烤烟、蚕丝绸等产业形成规模,是经

            营较完整的产业链,率先走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马铃薯、魔芋、火腿、花卉等通
            过合作方式进行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禽蛋、奶制品、藠头、
            三乌胶等形成一些规模集群产业。蔬菜等形成一些经营规模小、零星分散的产业。

                 进入21世纪后,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及产业扶贫的政策举措,
            有力促进产业扶贫发展。“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农业产业化专题会议,

            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关于扶持农业产业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
            见》等文件,对发展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提出明确要求,细化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促进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项措施,把粮油种子、薯类、蔬菜水产花卉、蚕丝绸、畜牧、林果
            作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六大主导产业来抓,实施“双六工程”。2004年11月,经市政

            府认定的全市第一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达42户。
                 至2005年,全市新增龙头企业26个,其中引进外地龙头企业9个、培育本地龙头企

            业17个,总投资7.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新增年设计加工生产能力58万
            吨,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较大企业有:罗平县引进云南丰瑞油脂有限公司投资7610

            万元,建成年压榨油菜籽15万吨和年生产精炼油15万吨项目;陆良县“云南大东生物制
            药集团公司”,由大东化工厂和北京国家创业投资公司合资5372万元,建设年生产25
            吨大蒜素6亿粒软胶囊的大蒜精加工项目;富源县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

            设集大河乌猪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集团企业等。2005年,富源县光华魔芋开发有
            限公司、宣威市宣泰火腿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省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

            企业。至此,全市重点龙头企业达76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占全省的七分之
            一,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556个。年底,全市固定资产50万元

            以上的龙头企业共127个,资产总额28.5亿元,比上年增28%,固定资产总值15.9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增36.7%;实现利润1.66亿元,增20%;上缴税金6701.8万元,

            增19.7%;直接出口490万美元,转口贸易3414万元。带动项目区70%农户参与产业化经
            营,全市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130万余人。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强“三农”工作,通过抓基地、扶龙头、重科技、促流

            通、树品牌、强服务,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前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06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意见》,制定全市“十一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政策
            措施;3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近千人参加的会议,专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

            业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当年,中央和省、市、县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3738万元,税收
            减免2325万元,贷款支持7.1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稳步发展。




           25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