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0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490

(1978—2020)



            米,0.4千伏低压送电线路12.18千米,新立电杆(塔)653基,安装配电设施41套,安装
            入户电表1782块,受益1782户6587人。


                 四 农田水利

                 曲靖市在“九五”时期扶贫攻坚阶段就把“人均一亩基本农田”作为贫困户(搬迁

            户)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之一列在首位。2001年以后,全市搬迁人口农田建设标准提升
            为“人均一亩高产稳产农田”,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地。

            2002—2003年,罗平县搬迁的15个安置点,中低产田地改造3119亩,支砌排灌沟渠5.55
            千米,建水窖129个,辐射728户3119人。2004年沾益县菱角乡极度贫困的苗族村,从
            小卡朗村委会的火箐头搬迁到23千米以外的旧屋鲁村委会,建设了一个崭新的苗族新

            村——玉碗水。52户苗族同胞占地1800余亩,居住建设用地30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占
            地30亩,开垦建设基本农田923亩(户均达17亩多),绿化山林800余亩。实现居住房、

            畜圈、沼气池、小烤房、饮水、用电、学校、村级活动室、村内道路一应齐全配套。农
            田地建设达到“地成块、路相连、沟相通、管成网”,人均建成高稳农田1.3亩。2005年

            春节,新建的“玉碗水”苗族村成了沾益及周边县(市、区)的一道风景线,四面八方
            慕名来参观者达1万多人次。同时,持续输血扶持和产业发展,完善各种社会服务,实

            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2014年,玉碗水苗族村摆脱贫困,走上增收致
            富的道路。
                 2006年开始,全市普遍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逐步实现人均拥有1亩以上高产稳产

            农田,之后的基本农田建设不再作为易地搬迁扶贫的建设指标。2009年,全市7个安置
            点投资403.23万元,支砌排管沟渠15.1千米,建蓄水池(窖)31个1317立方米。建成基

            本农田2691亩,其中高稳农田1630亩,受益群众1041户4129人。2010年,全市11个安置
            点投资289万元,支砌排管沟渠16.04千米,建蓄水池(窖)86个958立方米。建成基本

            农田4474亩,其中坡改梯地1120亩,高稳农田2127亩,受益群众1359户5771人。至2010
            年,全市易地搬迁扶贫144个安置点共投资3172.15万元,安装引水输水管道46.6千米,

            支砌排管沟渠278.28千米,河堤治理680米;建坝塘4座、蓄水池(窖)1329个1万余立方
            米,建“五小工程”411件。共建成基本农田4万余亩,其中坡改梯地4234亩,高稳农田
            1.85万亩,受益群众9950户40781人。

                 搬迁安置区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耕作层增厚,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和抗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均有较大提高,水土流失减少,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再加上良种良法

            等科学栽培技术的普及,促进增产增收。











           364
   485   486   487   488   489   490   491   492   493   494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