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5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495
第八章 易地扶贫搬迁
续表8-3-1
县(市、区) 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
马铃薯、生姜、水果、中药材、烤烟、油菜、蜂产业、畜牧业、水产养殖、
罗平县
手工艺品、餐饮住宿
富源县 石榴、黄桃、猕猴桃、花椒、山药、辣椒、生猪养殖、蜜蜂养殖
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村劳务、休闲农业与乡
会泽县
村旅游
(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2018年,市政府制定出台《曲靖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
奖补实施方案(2018—2020年)》,通过财政资金投入、信贷支持、优惠政策措施,培
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引导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全覆盖。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
生产服务等领域,引导和培育家庭农场、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营销专业户领办创办合作
社,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合作社创办,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
业化经营体系。按照“县有总公司、乡有分公司、村有扶贫合作社”的组织体系,组建
乡级分公司和村级扶贫专业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组建合作社、产业协会、产业技术研究
会,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引导农民合作社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社,通过挂包
帮扶、合作社带动和发展村集体经济,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至2019年,全市易地搬迁安置点培育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带贫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420个,其中宣威市245个、会泽县118个、马龙区20个、富源县11个,罗平县9个、
陆良县6个、沾益区5个、师宗县4个、麒麟区2个。会泽县驾车乡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富源县满地金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带贫效果极为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
转、劳动用工、合同订单、入股分红等方式与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实现安
置群众人均年增收18000~24000元。
(三)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2015—2020年,全市在扶贫大格局中统筹推进易地搬迁,通过市场导向、农民参
与、企业带动、经营支持的模式,依托传统优势和特色农业,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
搬迁居民”“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搬迁户”“公司+合作社+搬迁
农户+务工” “企业+劳动服务+搬迁群众”“扶贫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支部+
合作社+搬迁户”等多类型的生产经营体系和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
转、劳务用工、委托生产、入股分红等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共
同体,加快建立贫困户与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企业、与农业产业化项目之
间的长效利益联结和联动发展机制,基本实现每个新型经营主体都与搬迁贫困户形成相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