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2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272

(1978—2020)



              撬动整合有关部门项目资金,带动农户自筹民房改造资金4340万元,创建省级民族特色
              村;经开区罗小村利用市级示范创建资金80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363万元进行基础
              设施改造,苗寨落后形象彻底改变;罗平县乐峰村大力发展林下天麻等特色经济,群众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26元,脱贫出列的彝族群众由衷喊出“彝心彝意跟党走,齐心
              协力奔小康”的响亮口号。

                   2020年,全市161个民族村委会100%有卫生院(所、室)、100%覆盖新型农村养
              老保险与合作医疗、100%通电、99.9%能有效接收广播电视、99%通手机信号、97%通

              宽带网络、97%有安全饮用水、96%有文化活动室(小广场)、89%通硬化路、88.7%通
              邮、83%有简便农家超市,民族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市3个贫困民族乡、58个贫困

              民族村委会、394个贫困民族自然村全部脱贫出列。







                                           第三节 革命老区建设





                   一 调研促帮

                   1999年8月11日,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曲靖市罗平县、师宗县、陆良县、马龙

              县、宣威市、富源县、会泽县、沾益县被确定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县(市),麒
              麟区东山镇被确定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乡镇。
                   1999—2003年,市老促会共向市委、市政府提交调研报告29份,其中专项研究报

              告14份,单项调查报告15份。《马龙县马鸣乡扶贫攻坚情况的调查》被新华丛书编辑委
              员会收录到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光辉的历程》一书中;研究性论文《抓住西部大开

              发机遇全面推进曲靖市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获曲靖市科协优秀论文二等奖;
              《曲靖市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在《云南开发论坛》《曲

              靖经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对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富源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情况
              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促进富(源)—黄

              (泥河)、五(乐)—黄(泥河)两条公路建成通车。对革命老区罗平县钟山乡社会经
              济发展进行调查,如实反映老区的困难和人民的需求,推动公路、水利、桥梁等基础设
              施得到改善。

                   1999年1月,市老促会与市老科协联合选择师宗县五龙乡曲祖村委会上以且彝族贫
              困村、陆良县召夸镇果河村委会青草坡贫困村作为长期挂钩帮扶点进行帮扶。2002年又

              将马龙县月望乡深沟村委会轿子山苗族贫困村纳入挂钩帮扶点。累计投资30万余元,修
              通引水渠道7千米,修建乡村公路8千米,建沼气池35个,建蓄水池6个,3个村全部通




             14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