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1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271
第三章 区域性整体扶贫
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2013年3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
见》,确定开展以“民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保障、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干部培养、民族工作创新、民族关系和谐”八大示范与“少数民
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两大跨越为目标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
设。特别是集中力量对宣威市、会泽县、罗平县、师宗县的民族乡、民族村委会、民
族自然村、民族村民小组等特殊贫困区域、特殊贫困群体进行特殊扶持。至2015年,
全市共争取和下达省级民族专项资金365项6882.9万元,安排市级民族专项资金362项
2275万元,安排省级示范点配套经费1840万元,组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
其中,争取民族专项资金6648万元,协调整合部门资金4亿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乡、示范村、示范社区、民族特色村寨37个,覆盖9个县(市、区)、经开区的7个世
居少数民族,涌现出马龙永发回族村、宣威花树脚彝族村、麒麟区大罗白彝族村等示
范典型。
至2019年末,通过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建设,全市争取省级民
族专项资金1.05亿元,市级财政配套1840万元,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10亿元,创建省级
示范点89个,其中示范乡(特色乡)11个、示范村(特色村)54个、示范社区12个、其
他示范点12个。安排2860万元同步打造33个市级示范村项目。麒麟区大罗白村、马龙区
小挪地村、宣威市牛皮洞村和师宗县五龙壮族乡、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罗平县旧屋基彝
族乡等示范点,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项目。马龙永发村、宣威花树脚村示范点分别
获得国家民委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和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
色村寨”称号。在示
范创建工程带动下,
少数民族群众积极融
入蔬菜林果、中草药
材与热作种植,牛羊
猪鸡、水产养殖与精
深加工,织锦刺绣、
旅游服务与劳务输出
等各类特色优势产业
链,实现示范区创建
和脱贫攻坚“双融
合、双促进”。陆良
县小新村以100万元
2013年,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水五寨寨门全景
创建资金为杠杆,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