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268

(1978—2020)



              先完成“整乡推进”工程,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
                   至2010年,10年间曲靖市共协调争取省级民族专项资金5039.7万元,市级安排民族
              地区补助资金1560万元,整合各级各部门扶持资金10.35亿元,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

              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通过各级各部门和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市8个民族乡
              全通柏油路,178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2151个自然村有1732个村通公路,

              1236个村有安全卫生饮用水,2093个村通电,1945个村通电话,1987个村通广播电视。
              民族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亿元,人均纯收入2545元;民族村人均纯收入2550元。全市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五 民族特困乡建设

                   2001—2004年,曲靖市实施宣威市阿都乡和富源县古敢乡2个省级重点扶持民族特
              困乡建设,投入扶贫资金600万元,对民族特困乡进行综合扶贫开发。2001年,宣威市

              阿都乡被列为省级重点扶持民族特困乡,省级投资400万元,分两年实施,2001年投入
              150万元,2002年投入250万元。其中,投资65万元建成引水管道21条43.8千米,建水池

              34个,建水窖325个,解决1220户5087人、5920头牲畜饮水困难;投资280万元修建乡
              村公路220千米,建桥涵34道,解决3280户25660人交通运输困难;投资55万元发展经济

              林果、畜牧、坡改梯、科技培训等项目。2003年,富源县古敢乡被列为省级重点扶持民
              族特困乡,省级投资200万元,分两年实施。2003年投入100万元,建成安居工程14户,

              建设沟渠1800米,灌溉农田1800亩,建水池(窖)19个,建沼气池100口;种植优质稻
              1000亩、板蓝根250亩、冬早蔬菜600亩、竹子3000亩、藤梨5000株、桉树1500亩。2004
              年投入100万元,建成安居工程20户,建设基本农田850亩,建沼气100口;建水池7个

              280立方米,铺设引水管道3700米,解决520户1850人饮水困难;修乡村道路13.5千米,
              解决7个村行路难问题。



                   六 民族地区科学发展

                   2010年3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坚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整合

              各级各类项目资金,重点加大对8个民族乡、178个民族村委会和少数民族人口在30%以
              上的村民小组的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实现生产发展、生
              活宽裕、生态良好的目标。

                   2012年9月,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民族乡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通知》,
              立足民族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民族乡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增强民族

              地区“造血”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万亩无公害
              蔬菜基地”;罗平县3个民族乡发展渔业、旅游业、蔬菜、生姜、中药材等群众增收致




             14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