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0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270

(1978—2020)



              坚行动计划(2016—2019年)》,对3个贫困民族乡、58个贫困民族村委会、394个贫
              困民族自然村13.5万贫困人口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级各部门
              因族因乡制宜、因村因户施策,争取扶贫项目资金2.32亿元、整合资金6.59亿元,实施

              整乡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扶贫、交通、林业、水务、国土、移民、商务、
              文旅等部门优先安排民族乡村公路建设、生态修复、经济林果、水网建设、河道治理、

              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后期扶持、万村千乡市场、美丽宜居乡
              村、民族特色旅游小镇等工程项目,改善民族地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确保

              民族地区按时脱贫。
                   2016—2020年,曲靖市立足民族地区资源和文化优势,培育和发展民族特色产业,

              带动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师宗五龙壮族乡改扩建18户农家乐,扶持龙头企业龙布瑞
              公司开发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和加工包装销售农特产品,结合独有的立体气候环境,做
              强做优柑橘、优质稻、冬早洋芋等产业;罗平旧屋基彝族乡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

              风光,挖掘民族民俗文化,积极打造那色峰海生态民俗游,发展那色佳肴农家乐和那色
              服饰、那色刺绣等旅游服务业;宣威花树脚村把培育“芙蓉彝寨风情游”和种植牛蒡、

              养殖山羊等特色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开展文化扶贫和教育扶
              贫,定期举办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组团参加省级民族文

              化体育活动赛事。为加强7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体育队伍建设,在曲靖师范学院及相关
              县(市、区)建立10个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1个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承推广基地。

              争取实施省级民族文化项目64项、资金781万元,建立布依族文化展示馆、水族文化传
              习所,支持成立各级各类民族学会,推进彝族、壮族、瑶族、苗族文化研究。认真落实
              民族教育政策,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全市有民族完全中

              学2所、民族初级中学8所、民族小学188所,少数民族在校生12.62万人,覆盖市、县、
              乡、村以基础教育为主的民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八 民族团结示范创建

                   2002年,为适应新时期民族工作新要求,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小康,
              曲靖市按照“民族关系好、领导班子好、经济发展好、社会治安好、村容村貌好、教育

              科普好”六项标准,在全国率先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至2012年,全市共投入专项
              资金6000万余元,创建67个民族团结示范村、11个散居民族发展示范村、3个民族特色
              村寨,为民族地区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富源县中安镇回隆示范村组织回族群众帮助

              汉族村张家村,使之成为经济发展多元化、基础设施规范化、村庄管理制度化、回汉群
              众团结互助的省级文明村,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在国务院第四次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被授予模范集体称号。通过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民族地
              区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村容村貌美化亮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




             14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