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7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397
第五章 产业就业扶贫
2016年,全市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培
育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和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
带着资金、技术、项目、人脉返回家乡发展返乡经济、创业经济,开辟更多就业岗位。
7月,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税费减免、财政投入、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贷免扶
补”措施,加大创业贴息贷款推进力度,开展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
体系,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2018年,市政府把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纳入政府10项惠民实事,把返乡创业农民工、
贫困劳动力、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贷款扶持范围,享受
政府贴息政策和贷款扶持后续创业指导。对农民工创业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
业,推出贷款贴息制度;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优先给予贴息。
2020年,曲靖市加大贫困户创业扶持,对正常经营3个月以上,能够实现盈利的创
业项目,经过乡镇(街道)推荐,县级人社、财政部门核实、评估,符合条件的给予
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全市共40个贫困户创业项目享受到一次性补贴支
持,补贴资金40万元。2015—2020年,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82亿元,扶持7.1
万人(户)创业,带动16.58万人就业;2017—2020年,全市累计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创
业354人,发放贷款3865万元,带动700人就业;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10628人,发放贷
款114556万元,带动21300人就业。
六 乡村公益性岗位
脱贫攻坚后,全市积极设置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地区“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
脱贫”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农村贫困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
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至2020年,会泽县创建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3个,县级转
移就业示范基地14个;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用工主
体1200余家(非公益性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15313个,帮扶15209名“无法离乡、无业
可扶、无力脱贫”的农村大龄贫困劳动力、残疾劳动力、重病患者劳动力实现就业。富源
县开发公益性岗位8470个,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172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139个,
其中公路养护员155人、生态护林员425人、环境保洁员3400人、乡村就业扶贫信息员159
人。马龙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1334人,其中农村保洁员、河道清理员5781人、生态护
林员5367人、扶贫信息员186人。沾益区公益性岗位在岗1487个,带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
业109人。市人社部门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和东西部劳务协作资金开发一定数量的扶贫工作
信息员、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就业帮扶安置,促进贫
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对符合条件安置在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的人员,每人每月享受
500元的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在全市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24330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
力就业,其中,公益性特岗1217人,支付岗位补贴11252万元。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