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9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789
第十四章 典型选介
火腿文化之乡”的美誉,是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县、革命老区县和云南省27个深度贫
困县之一。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50952户168264人,2014—2019年累计脱贫45532
户152931人,3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未脱贫5420户15333人,贫困发生率为1.21%。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底的6608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13397元,年均增长幅度为
12.5%。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正式批准宣威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二)产业助推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宣威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产业扶贫的
部署和要求,统筹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适度
规模产业扶贫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市有扶贫
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
产业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宣威市特色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宣威市特
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围绕“近期收入能达标可
核查、远期产业有支撑可持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编制29个
乡(镇、街道)和310个贫困村产业的扶贫工作方案,明确把宣威火腿及生猪产业作为
“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确定重点培育马铃薯、蔬菜、中药材、林果、烤烟5大优势产
业,兼顾发展肉牛、肉羊、禽类等特色产业,形成“1+5+N”扶贫产业体系。生猪产
业突出“建基地、扶龙头、创品牌、拓市场”工作重点,健全完善生猪养殖良种繁育
体系、宣威火腿优势原料保障体系,重点规划布局在来宾、龙场、乐丰等乡(镇、街
道),推进生猪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马铃薯产业围绕淀粉加工、鲜薯调供、
冷链仓储等需求,加快推进以贫困村为重点的规模连片马铃薯基地和国家马铃薯区域性
良繁基地建设,重点规划布局在务德、东山、宛水等乡(镇、街道),发展滇薯6号、
宣薯5号等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和宣薯2号、威芋3号等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蔬菜产业围绕
辣椒调味品加工企业、城乡蔬菜市场、校园餐供应和蔬菜外销订单需求,重点规划布局
在西泽、龙潭、西宁、格宜、宝山、文兴等乡(镇、街道),发展以辣椒、娃娃菜、豌
豆、西蓝花、芥蓝、贡菜、番茄等市场需求大的蔬菜品种,引导蔬菜经营主体配套建设
厂房、冷库、分拣、包装等冷链物流设施,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围绕中药材
加工营销企业产品需求,重点规划布局在得禄、阿都、田坝等乡(镇、街道),重点发
展灯盏花、白及、黄精、党参等品种。林果产业围绕经济林果产业发展目标,结合退耕
还林,坚持新植和改造并举,重点规划布局在海岱、杨柳、羊场等乡(镇、街道),重
点发展花椒、核桃、刺梨、苹果、葡萄等品类。烤烟产业重点规划布局在热水、落水、
板桥等乡(镇、街道),突出基地建设、合同管理等重点,推动优质烟区建设。引导发
展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肉牛、肉羊、禽类、蜂类、花卉等特色产业,重点规划布局在
倘塘、普立、双河等乡(镇、街道),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新型主体培育 通过财政资金投入、信贷支持、优惠政策等措施培育发展农业产业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