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128
(1978—2020)
一
曲靖市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处珠江的源头,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东
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南与文山州、红河州接壤,西接昆明市,北邻昭通市,是滇中
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位于云南省东部,素有“滇黔锁
钥”“云南咽喉”之称,市政府所在地距省会昆明市120千米,全市总面积2.89万平方
千米,其中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93.96%,2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68个、占土地总面
积的6%。2020年,曲靖市辖3个区、1个市(县级市)、5个县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即麒麟区、沾益区、马龙区、宣威市、会泽县、富源县、师宗县、陆良县、罗平县
和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69.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2万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59.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8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55.0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657元、14793元。
曲靖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的乌蒙山脉,西与滇中高原湖
盆地区紧紧相嵌,东部逐步向贵州高原倾斜过渡,中部为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
带。市境属扬子地台的滇东褶皱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最高点位于会泽县大海
梁子牯牛寨,海拔4017.3米,系乌蒙山脉主峰;最低点位于会泽县娜姑镇王家山象鼻岭
小江与金沙江汇合处,海拔695米,相对高差3322.3米。市境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间有
高原盆地,高山、中山、低山、河槽和湖盆多种地貌并存。境内山岭河谷相间交错,地
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碳酸盐岩石分布广、面积大,多溶洞和岩溶地貌。
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春光照条件较好,但春温不稳,降水不均;夏
无酷暑,降水集中,涝旱兼有;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冬暖冬干,寒潮降温。“一山分
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境内土壤类型从赤红壤到亚高山草甸土均
有分布,土壤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带和一定的水平差距。全市土壤划分为14个土
类,35个亚类,75个土属,273个土种,以红壤为主(占61.07%)。山原红壤是滇东高
原广大地区的基带土壤,保留古红色风化壳残留特性,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强烈,具有
“干、酸、黏、瘦、薄”等障碍因素,有机质含量低,导致该地区中低产田地多,林草
生长缓慢。
2020年,全市有50个少数民族56.68万人(不含俄罗斯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塔塔
尔族、乌孜别克族),占总人口数的8.46%。其中,曲靖7个世居少数民族49.39万人,分
别为彝族30.88万人、回族9.06万人、苗族4.2万人、壮族4.12万人、布依族3.8万人、水族
1.02万人、瑶族0.29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3.29万人。在全市9个县(市、区)中,少数
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宣威市12.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师宗县8.44万人,占该县
总人口的19.62%。全市各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分布,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