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133
概 述
工作进入“开发式扶贫”阶段,扶贫目标瞄准到村级,重点实施“整村推进”;精准扶
贫阶段,把区域发展和个人帮扶结合起来,实施精准扶贫的方略,使得扶贫效果有效集
中在贫困人口身上,全市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精准扶贫把每一个贫困户
都找出来,建档立卡,一户一策,这在曲靖的发展史上从未有过。曲靖扶贫开发取得的
巨大成就,得益于几十年坚持不懈地持续推动,更加得益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
略的实施。2015年以后,全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围绕“扶持谁”,组建动态
管理工作队1559支2.2万人,先后组织5轮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2轮精准识别动态调整,
累计走访农户114.6万户次,采集信息1.77亿条,打牢了精准帮扶工作基础;围绕“谁
来扶”的问题,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确保贫困
村一村一队、全面覆盖,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1203支,工作队员4020名,基层帮扶力
量真正发挥了脱贫攻坚前沿生力军作用;围绕“怎么扶”,开展“村村清、户户清”行
动,科学制订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和县级项目库,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80.23亿元、
实施项目1.58万个,以到人到户的精准帮扶确保户脱贫、村出列和县摘帽;围绕“如何
退”,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组建考核专家库,按照贫困退出机制,实行一年一
考核、一通报、一约谈,通过较真碰硬考核,全市9个县(市、区)1203个村21.95万户
82.73万人精准退出,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扶贫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仅
靠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纵观改
革开放以后曲靖的发展历史,扶贫开发一直是全市的中心工作之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几经变化,但始终是由党委或政府的有关领导亲自担任,脱贫攻坚期间,更是上升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实行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由最初的11家发展到57家;市扶贫办由挂靠市委农工部变为议事协调机构,再发展为市
政府工作部门;市扶贫办干部从2名兼职人员扩展到55名。2015年后,市、县、乡分别
成立专门的脱贫攻坚指挥部,9个县(市、区)扶贫机构全部单列。市委、市政府主要
领导带头承包深度贫困县,遍访所有贫困乡,每月到基层调研不少于5日、至少1次专题
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市级领导全体动员,对承包县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全市各级各部
门尽锐出战,“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责任落实落细。至2020年,全市已形成较为完备
的组织领导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工作落实机制、政策落实机制、责任
落实机制。
强化政策保障,健全扶贫开发支撑体系。曲靖市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扶
贫开发的部署要求,在充分“吃透上情”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政
策。扶贫工作伊始,地委、行署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尽快
改变面貌的决定》,提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并明确了全区的贫困区、贫困
乡;“八七”扶贫期间,地委、行署制定出台《曲靖地区“七一”扶贫攻坚计划》,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