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9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609

第十章 党建引领扶贫



               精准退出工作,通过“富口袋”与“富脑袋”、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帮助贫困村理清发
               展思路、拟定脱贫规划计划,分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适合村情实际、发挥
               自身优势的脱贫道路。参与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

               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等精准扶贫工作,聚焦产业
               发展集约程度低、品牌效应低、收益水平低“三低”问题,着力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

               和职业农民,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优质品
               牌,构建一套便捷高效服务体系,全面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聚焦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

               难、稳定难、增收难“三难”问题,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
               高转移就业有序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就业扶贫组织化;聚焦穷窝难挪、穷业

               难换、穷根难拔“三穷”问题,通过建新区、创新业、闯新路,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与新
               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劳务产业化互促互进,全面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
                   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围绕组织规范班子好、管理规范队伍

               好、活动规范机制好、制度规范作用好、要素规范保障好的“五好五规范”目标,按照
               “一年典型引领作示范、两年全面规范强基础、三年巩固深化见成效”的思路,开展农

               村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整顿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
               帮助培养贫困村脱贫政策明白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吸引各类人才到村创新创业,打造

               “不走的工作队”。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把支部建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
               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实现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社会组织

               的有效领导和有效覆盖。突破“资历、经历、势力”等旧框框,打破“少数人选人、选
               少数人”的陈旧思维,真正把一些年纪轻、有本事、作风正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
               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培

               养,建立“青年党支部”,将后备干部、优秀青年农民党员纳入“青年党支部”,明确
               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作为培养人的责任,切实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

               老化、村组干部后继乏人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
               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创新“支部主题党日+”形式,开展党性教育、业务培训、

               走访慰问等活动,规范基础党务工作台账。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增
               强教育管理针对性、有效性,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全市集

               中力量、持续用力抓好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依托活动阵地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
               文体活动,确保活动场所门常开、事常办、用得好,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驻村工作队员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推动村级组织和村务

               工作规范运转,重点抓好村务决策、村级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
               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切实保障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

               与权、监督权,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对可能影响稳定的苗头
               性、倾向性纠纷提早介入、主动调解,通过各种方式向群众讲清楚政策、讲清楚道理,




                                                                                                           48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