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8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518

(1978—2020)



            案确定为五保户的有886户1016人。其中,曲靖县500户565人(男292人、女273人、老
            人510人、孤儿7人、残疾人48人);沾益县386户451人,集体提留供养的335人,有一

            定劳力承包土地70人,亲友代管的40户46人。
                 1984年,地区行署按照省政府《农村五保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坚持民办公助的
            原则,采取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的办法兴办敬老院,由区乡统一向群众提留资金和粮

            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地区民政处与区乡签订45份合同,兴办45所敬老院,并本
            着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收养579人。其中,区办9所,收养320人;乡联办23所,

            收养155人;乡办13所,收养104人。是年4月11—15日,地区行署在陆良召开农村兴办
            敬老院现场会议,总结陆良兴办农村敬老院的成功经验,加快兴办农村敬老院的步伐。
                 1986年春节,地委、行署组织地区民政、工会、青年、妇女、老人协会等部门组成

            慰问小组,带着慰问品,深入各区乡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了
            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1987年11月,地区行署常务会议通过《曲靖市农村五保供养条例》。随后,改条例
            颁布实施。

                 1991年,全区组织开展农村五保普查工作。全区共有农村五保户6546户7471人,已
            办敬老院129所。其中,乡镇办敬老院51所,收养838人;行政村办敬老院78所,收养279

            人。由集体提留分散供养3295人,自耕自食7580人,亲友代耕代养1565人。全年共安排
            敬老院新建及维修专款35万元,为3046名只能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老人每人月均补
            助9元。有32个敬老院开展创收补院工作,纯收入达13.8万元,入院老人的物质生活得到

            改善。
                 1992年,地区拨款35万元,补助富源、宣威、会泽等地新办敬老院,并对全区老旧

            敬老院进行维修改造。1993年,全区安排专款20万元新建敬老院6所,敬老院累计138
            所。1994年共发放五保户口粮135.85万千克,生活补助资金233.87万元,医疗费22.46万

            元,做到对五保户“供有来源,养落实处”。
                 1995年2月,地区行署组织开展第二次五保户普查工作,严格审批制度,统一重新

            发证。全区有五保户8395户9230人,其中敬老院供养946户1004人,集体提留分散供养
            2095户2284人,亲友代耕代养1736户1916人,自耕自养2334户2593人,其他形式供养
            1284户1433人。年人均供养标准为现金255元,粮食200千克。有敬老院117所(部分村

            办的敬老院因经费和人员等因素停办),工作人员232名,床位1901张,收养五保老人
            1004人;有39个敬老院开展创收补院工作,年获利润11.95万元。

                 1996—2001年,全市(区)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
            例》和省政府《农村五保工作试行办法》,把五保供养政策落到实处。每年元旦春节期

            间,均开展对五保户的走访慰问,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市民政局对在五保户供养工作
            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越州镇敬老院等15所敬老院给予表彰,各奖励奖金500元。




           39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522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