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曲靖市扶贫志(1978-2020)
P. 221
第二章 贫困状况与扶贫方略
区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深入调查,探索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的措施和
路子。
1986年2月,地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继续调整农业结构,抓好科技进步,
增加农业投资,加强贫困地区工作”。围绕建立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地持续调
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和雇工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和乡镇企
业,开发集市贸易,农民进城经商,鼓励专业户重点户大胆带头致富,并带动和帮助周
围农民共同致富。1985—1986年,全区推行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把粮食统购统销
改为合同订购,取消猪牛羊肉、禽蛋、蔬菜、水果派购,放开价格,实行议购议销,经
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1986年全区烤烟产量达到220万担,油菜籽产量达到2150
万千克。1987年,全区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288个,乡镇企业发展到38580个,从业人
员22万人,产值5.8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7.58亿元,人均达388元。
1987—1988年,为解决全地区农业生产徘徊不前问题,帮助广大农民克服“怕统、
怕收、怕变”思想,地委宣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并进一步挖掘家庭经营
潜力,拓宽经营种类范围,引导农民将剩余资金、劳力投向二、三产业,40%左右的
农户由单一经营变为兼业经营,10%的农户由兼业走向专业。同时,强化乡、村、社
为农户服务的职能,健全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1988年末,全区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14066户,覆盖农、林、养殖、商饮服务业、
工业等多个行业。农村出现各种经济联合体1463个,参加农户9765户,从业人员19445
人。科技示范户发展到29211户,组织1074名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联产联包,取得了
较好效益。
1988—1989年,曲
靖地直机关37个扶贫单
位共抽出991人到扶贫点
进行调查研究,捐赠生
产资金30.9万元,良种
4.8吨及化肥、农膜、钢
材、科技图书等物资,
帮助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9095人。1989年末,全
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
人口减少到31万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普遍推行后,全区各 1989年,罗平县在中和、新寨两个村公所开展农业经济研究,全
县改良乳山羊2087只,大牲畜由1986年的7242头(匹)发展到10530
相关部门把扶贫救济困 头(匹)
95